[导读]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下,2017年智慧城市建设将迎新局面,各地建设热情不断高涨,建设目标和实现路径也越发清晰。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下,2017年智慧城市建设将迎新局面,各地建设热情不断高涨,建设目标和实现路径也越发清晰。北京市今年将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完成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规划和行政办公区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云南省“十三五”规划提出,2017年,所有城市要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到2020年,全省设区城市和州政府所在地城市建设成为智慧城市。河北石家庄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的重要抓手,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提升政府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前瞻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规模可达4万亿元。可以预见,升级智慧城市将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对产业链而言也是新一轮黄金机遇期。
适应城市发展转型新要求
中央政府提出“智慧城市”概念已有8年,此间智慧城市建设呈现高投入、高技术,同时低效能、低获得感的特点。目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上日程。用科技改善民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也成为各省市发展关键词。有如北京今年将启动5G试点工作,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而作为北京智慧城市的入口,一站式政务APP “北京通”突破性实现“一号一窗一网”,这一信息惠民的举措或将成为全国智慧城市的风向标。又如安徽阜阳市智慧城市建设向产业领域延伸,未来三年将实施33个重点项目。山东济宁出台智慧城市建设法规,公共区域将开放免费无线网。在地方两会期间,黑龙江省有政协委员还提出,推广运用PPP模式有利于增加资金来源渠道、提高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项目管理质量和效率,将市场机制引入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必然选择。此前,广东省已明确规定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成珠三角世界级智慧城市群。
根据国家相关部委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部署,以及各地方政府的安排,预计到2017年我国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和在建智慧城市的数量有望超过500个。目前,已有超过300个城市和三大运营商签署了智慧城市建设协议,并有290个城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政策红利催热新蓝海
政策的利好极大地推动了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巨大的发展潜力将造就千亿级别的市场规模,加之纵向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等产业,整个市场规模有望扩容至万亿,而其带给产业链的将是又一轮黄金机遇,身处其中的电信运营商更是大有可为。
其一,高覆盖且稳定的网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电信运营商普遍拥有广泛的信息基础实施,投入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形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树立企业正面形象。
其二,智慧城市打破行业壁垒带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其同时也是服务社会及民生的新方式,需要创新业务支撑。电信运营商拥有创新业务和服务保障优势,可在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方面发挥作用并创造价值。据了解,中国电信目前已与25个省、229个地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组建了智慧城市专家团队,还开发出智慧政务、智慧校园、智慧企业、智慧城管、智慧警务等新型服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也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不遗余力。有如中国移动承诺将在未来5年内为青岛投入100亿元,全力支持青岛市宽带网络建设、互联网发展、信息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青岛智慧城市建设。
其三,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的过程中,对5G甚至更多更新的通信技术的需求愈加迫切,这考验的是技术更新能力和资源有效的整合利用,这对电信运营商而言既是用户的业务需求又是对自身综合能力提升的倒逼。正如专家所言,“电信运营商要想在智慧城市中发挥作用,有所作为,就一定要建一个非常好的泛在性的网络,即智能管道;要提供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即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运营商还应该做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
产业链各方需要合作共赢
智慧城市将迎来实质性的建设落地高峰期,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但挑战与机遇并存。
首先,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科学规划与制度保障,需要清晰的商业盈利模式。
其次,智慧城市的亮点在于产业融合,面临的最大问题也在于产业融合和利益平衡,产业链各方需要合作共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黄丽华指出,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增强公共资源的服务化,针对公共空间、公共资源等,政府部门要进行有效整合和开放。数据资源的价值不仅是搜索和应用,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开放和共享、交易和流通。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专家建议,智慧城市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民生服务,物流、金融及服务外包等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被激发更多活力,运营商可有针对性地突破。
再次,智慧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表明技术创新的脚步不能停。业内人士就指出,“城市运营中心、智慧政务支撑平台、智慧城市云平台成为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而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行业应用将成为智慧城市的落地点,这将对物联网连接提出更高要求。未来智慧城市将更有深度,智慧城市连接主体更加丰富。”